踏入炎夏,即使剛由攝氏30度的戶外球場比賽回來,10歲的黃茵裕仍然精神奕奕,拿著球棒連跑帶跳,和隊友聊過不停。前年她開始參加《激發!凝動曲棍球》,去年一月更獲選為港隊梯隊成員,以代表香港比賽為目標而努力。她在球場上認真的態度獲得教練和媽媽一致肯定,運動班協助學員們找到興趣及專長,有機會發光發亮。
由好奇到熱愛 眼淚不甘中成長

黃茵裕今年就讀小學四年班,每星期除了上凝動班,也會參加一到兩次港隊梯隊集訓,而她和曲棍球的緣份,始於一份好奇心。 2022年經過選拔後,她分別獲得凝動的跳繩班和曲棍球班錄取,只能二擇其一,「當時我連曲棍球是什麼也沒聽過,完全不懂!所以我決定試一試。」
每堂一開始會先做熱身,然後練習傳球、走位等技巧,最後分組比賽。茵裕通常負責進攻或防守,初學頭半年左右,她常常因為比賽輸了而落淚。
黃媽媽看到女兒哭得誇張,便嘗試開解她,「那時候大家都是初哥又互不相識,上場很難發揮得好;後來她明白到,人總要面對失敗,之後繼續努力就好,大家也越來越投入,她就很少再哭了。」
最愛共隊友同步奮鬥 夢想代表香港出賽

曲棍球非常講求團隊合作,也是茵裕覺得最困難的挑戰,「要一邊看球,一邊注視隊友的動作,真的很不容易,有時傳球會傳失傳錯。」不過,團體精神正是她最喜歡曲棍球的地方,「我很喜歡和隊友一起練習、奮鬥,最喜歡訓練時互相傳球環節,而且大家漸漸熟悉對方,打得更得心應手。」
經過兩年訓練,現在分組比賽前她會和隊友好好溝通,賽後互相檢討,「我現在也會提醒隊友如何走位,大家更有默契。」球場上只有守門員會額外戴上頭盔,日常練習也試過被飛脫的曲棍球打破嘴唇,但她投入得連痛楚也感覺不到,「只是流了一點點血,我就繼續打,打到落堂才處理。」
三年班時學校舉辦才藝日,她特別帶上球棍等裝備回校表演運球,「大家都覺得很厲害,吸引到有些同學也想一起學。」看到女兒如此投入,媽媽十分自豪,「平常家長不會看到小朋友在學校認不認真,但看到她打曲棍球的樣子,就會知道她真的很熱愛這項運動。」茵裕正因表現突出,獲選入港隊梯隊,個子小小已懷抱遠大夢想,同時也是她日曬雨淋下仍堅持訓練的動力,「我希望有一天能正式代表港隊比賽,為香港爭光。」